山西书画展系列活动为促进中蒙文化交流增墨添彩在山西书画展展出期间,我中心分别组织山西书画艺术家们开展了中蒙书画交流笔会、参观蒙古书画艺术、蒙古风光民俗采风活动,增进了中蒙书画艺术界相互了解,促进了两国文化交流和友谊。 中蒙书画交流笔会情融意合、气氛热烈。7月23日下午17:00至19:00时,参加山西书画展的山西书画艺术家与蒙古30多位书画艺术家和学者进行了2个小时的技艺交流。大家兴致勃勃、畅所欲言,相互介绍了两国书画艺术的传承发展情况、各自既独特又有相通之处的书画技艺,交谈了两国书画界组织机构及各自的创作经验等。蒙古书画家们对中国画大写意、深意境、重神似的画风以及闻名于世的古今经典画作赞不绝口;山西书画艺术家们对蒙古画秉承传统又汲取欧画技艺,崇尚大自然、描绘大自然的画风表示十分赞赏。蒙古油画家丹巴、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额尔登朝格特博士等表示,要学习借鉴中国社会重视发展书画艺术、各级政府扶持书画艺术机构、保障书画艺术家们利益的机制和做法。在交流笔会上,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学辉、山西金石书道研究所副所长韩少辉现场泼墨题字、作画,博得蒙古书画艺术家们阵阵热烈掌声;蒙古书法家尼玛扎布女士也欣然挥毫书写旧体蒙古文书法,赠与山西书画家。一场短暂的交流笔会拉近了中蒙两国艺术家同行们的感情距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参观蒙古书画艺术,缔结交流纽带。7月24至25日山西美术家协会主席王学辉、山西金石书道研究所副所长韩少辉应蒙古艺术同行之邀走访了蒙古美术协会、书法协会、蓝月亮画苑等,参观了蒙古书画家们精湛的艺术作品,共同探讨了山西与蒙古书画界交流、合作的内容和途径。王学辉说,蒙古除油画外,传统的工笔画、水墨画与中国有很多相通之处,也有迥异之处,要相互学习借鉴。蒙古书画家们希望,作为两个有着源远流长的友好邻邦在传统绘画艺术方面有很多趋同内涵的基础上,应该相互常态化交流,特别是蒙古艺术家更应该操守传统的技艺,多向中国同行学习,让传统的绘画艺术更加发扬广大。 蒙古风光民俗采风意趣横生、收获颇丰。7月24至27日,我中心组织山西3位书画家纵贯蒙古达尔汗、色楞格两省,行程一千多公里深入城镇、牧场、河流、崇山峻岭、牧户进行艺术创作采风。异域原生态自然景观和纯朴的民风民俗深深的感染了他们,郁郁葱葱的牧野与农田、清澈弯曲的河流溪涧、雾绕云罩的叠嶂山峦、炊烟袅袅的蒙古包……,一一吸引着艺术家们的眼球,让他们意趣横生。4天时间里采拍景点30多个,抓拍画面数百个,写生画十数张。曹俊、周利宾两位油画家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此行收获颇丰,亲身感受了蒙古。好的创作构思来自于对大自然的认知和感悟,优秀作品的意境源于大自然赋予的灵感。我们要将定格的照片和写生画与摄入心底的灵动印象结合起来,创作出好的作品,在山西和蒙古举办画展,渲染中蒙两国艺术交流和友谊。青年书法家张剑锋表示,要以现代的视觉和笔触创作出遣怀今日漠北“胡地”的书法作品,赠与蒙古书法家们,增进彼此友谊。 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 刘春柱
文章分类:
新闻
|